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

2013台灣北部日治時期建築古蹟巡禮(十八)

上回前往「中山教堂」與「華山文創園區」回程,路過了這日治時期原為「台北市役所」的「行政院院本部」時,詢問了擔任大門警衛任務的警察,才得知「每個週五均會開放參觀」的訊息。今天在這個寒流來襲的豔陽大晴天,決定走訪這處在我的印象中,比較沒有建築亮點的「日」字形建築(以往參觀的「總統府」與「建中紅樓」也是「日」字形建築),並打算結束後可以順訪附近的另一處日治時期古蹟「台灣大學法學院」!

「台北市役所」建於日治時期末期的西元1940年,設計師是「井手薰」。那時因爲太平洋戰爭已經打到戰略與民生資源開始變得貧乏之際,建築的風格也因而由「奢浮華麗」的風格轉向了「簡樸實用」的「現代主義風格」建築。「台北市役所」落成沒有幾年,大戰結束了,也因爲這棟建築在當時,是一棟寬敞而且很新穎的官署建築,於是被當年來台接收的陳儀,選定為「台灣行政長官公署」(即為台灣省政府的前身)的辦公場所。而在「台灣省政府」遷往南投中興新村的時候,「行政院」由「府院同署辦公」的「總統府」遷出,「佔據」了這棟寬敞的建築,而且延用至今。而作為行政院下屬機關的「台北市政府」,只得另覓辦公場所,就如上一篇「台北當代藝術館」所言,只能佔用了當初的「建成小學校」校舍,將就使用著。

「行政院」現在被指定為「國定古蹟」。

這是正門口的全景(感謝今天的大藍天)有轎車可以直駛入的「車寄」

二樓、三樓設計外柱廊,有遮陽防雨的功能

二樓院長室的外頭,有三塊白色的雕飾(角度太低了,看不到全貌)

二樓的「變體柱」(很少見)

三樓是「菱形柱」(也很少見)

正立面外觀造形簡潔,四角部份的弧形設計

弧形造形跟「外廻廊」的設計

東邊的「天井」,以往是停放車輛的地方,現在是花園(跟「總統府」一樣)


行政院的接待室

座位簾幕後方有廊道,據說是通風隔熱的目的(院長坐在右邊的主位,訪客則坐在左邊的主位)

行政院開院會的「院會室」在中軸棟的二樓(總統府的大會議室也在中軸棟的二樓)

行政院「院會室」,中間一環50個位子是行政院各首長、部長及直轄市市長的座位

正前方,安裝了一具超大的顯示螢幕。中間座位是給主官坐的,外環的座位是給幕僚「救主」用的位置(當主官無法回答會議細節的時候,幕僚能趕快遞上「小抄」)

每位與會者前方都有小型顯示螢幕,在報告時可以看螢幕上的資料報告

這是要正門口一樓要上二樓的樓梯

對面的房間就是「院長室」
而「副院長室」是在三樓,在「院長室」的樓上(那誒安内?)
這是因爲當年「蔣經國副院長」的辦公室在二樓,而院長室是在三樓。但是蔣經國昇任院長後,因不便於行,決定不昇階到三樓(因為可以少爬一層樓的樓梯),而直接將二樓的「副院長室」改成「院長室」,三樓的房間就變成了「副院長室」

正門口一樓到二樓的樓梯(格局跟「總統府」很近似)



「台北市役所」跟許多日治時期建造的建築物一樣,採用「可上下活動」的「方格窗」,這種窗戶有的設計了一項非常特別的功能,就是它可以「無段式」上下拉動窗戶(窗戶可以在任何位置上停住,沒有任何卡榫)

其實,想出這樣設計的人真得很厲害,他設計了一組「平衡錘」的機制,在窗戶窗櫺的隱藏軌道中,裝置了一組與窗戶重量相同的重錘,然後再透過一組鋼索跨過一個裝置在窗櫺上的定滑輪,能讓窗與錘一直上下活動保持平衡(就好像現今電梯上下運行的原理一般)

由於「台北市役所」的工作性質需要接近民眾,於是在市役所北門,留下了這供市民洗手用的水龍頭遺跡

離開「行政院」後,步行前往下一處古蹟。在徐州路上的「台大法學院」,它現在也是「台北市市定古蹟」

在前往「台大法學院」的路上拍的



台大校園内的老榕樹

「台大法學院」的「行政大樓」


標準的「愛奧尼克柱式」

雖然現在是「法律學院」與「社會科學學院」在使用,但以前是「台大法學院」




「行政大樓」的門,很有古早味

這門前的「雨庇」造形很奇特

人是第一次注意到這樣的造形,向外的延伸很突出

這是第一排教室的正立面,二樓的柱子埋在牆內的廊柱


這是第二排教室

第二排教室的一樓圓拱與眾不同,是石塊圓拱,不是一般所看到的磚砌圓拱。二樓的平拱也是石拱

增補:

2014年在參觀監察院之後,從「五院中最閒的院」走過忠孝東路,順道參觀一下「五院中最忙的院」





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古蹟建築的「學習」、「記錄」與「分享」
內容多為個人之觀點與感想,內容如果有誤,歡迎指正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