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

2014台灣南部日治時期建築古蹟巡禮(二)

日治時期,「臺灣總督府」在全台各地興建了不少「公會堂」,用於當成公眾集會的場所

最富盛名而且規模最大的公會館,莫過於「台北公會堂」(現今「台北中山堂」)。現在還存在的還有「大溪公會堂」、「鹿港公會堂」、「彰化市公會堂」、「原虎尾郡公會堂」、「新化公會堂」、「新竹公會堂」與「台南公會堂」。

而在這些公會堂中,「台南公會堂」是見過最美的一棟

「台南公會堂」建於西元1911年。當時的日本政府佔用了台南豪族吳商庭園的部份土地,以官民合資的方式興建了這棟「台南公館」。台灣光復之後,曾在荒廢一段時間後,數度挪給軍方使用。最後交給台南政府時,改為「台南社教館」,現在稱為「吳園藝文中心」

「台南公會堂」的前棟的最大特徵是屋頂的「曼薩爾式屋頂」,覆蓋著一片一片的「魚鱗狀瓦」

中央山牆下的雕塑很精緻,挑高的圓拱感覺很莊嚴。(中間的「梅花」,可以推知原來應該是代表日本天皇的「菊花」)

二樓以柱頭有羊角卷渦的「愛奧尼克柱式」方柱支撐,每根柱子底層的底層都以兩隻「托架」支持以增大柱子底層的底面積

這是在展覽室中展示的公會館模型,可以清楚地看到「曼薩爾式屋頂」的全貌,屋頂旁開了幾扇三角形的「老虎窗」

要進入「集會堂」的入口

「集會堂」內部可供藝文表演使用

到訪的時候,剛好有個表演的團體前來勘察表演場地,才有機會在沒有很多人的狀況下,進來拍照

「集會堂」屋頂的木造桁架



這是後棟的「集會堂」的外觀


「集會堂」的屋頂上三扇的「老虎窗」

「集會堂」外的廊道

前棟建築旁有一口紅磚砌成的古井(看起來整修得蠻新的!)

「台南公會堂」的旁邊有一棟日式的木造房屋,原來是「柳屋料理」

外觀保持得很完整,現在改為「綠園遊客服務中心」

「集會堂」的地下層入口,斑駁的紅磚述說著它的歷史(最內層的半圓拱已剝落)

這是吳園原先的花園


這是當時清代豪族吳商新,所興建的「紫春園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古蹟建築的「學習」、「記錄」與「分享」
內容多為個人之觀點與感想,內容如果有誤,歡迎指正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