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國立臺灣博物館」的「南門園區」在一番整修後開放了。它的位置在台北府城的南門(即「麗正門」)的附近,而國定古蹟的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」也就在斜對面的南昌街上。事實上,這座工場是日治時期的「台北南門工場」,是整個日治時期專賣體系中,負責樟腦與鴉片的提煉與儲存。在當時,台灣可以算是樟腦的輸出王國,生產的樟腦多由淡水輸出。在台北市區,現在還可以看到很多粗大的樟樹,大多是那個年代種植的,然而也有許多的樟樹在土地開發的目的下而遭到砍伐,試想要結束一顆樹的生命,或許只要五分鐘,但要看到一顆茂密的大樹,是要經歷數十年,或甚至於半個世紀以上,於是真的不要再爲了眼前近利而砍伐樹木了!
至於鴉片,日治時期前的清末年代,鴉片是台灣進口貨品的大宗,當時台灣吸食鴉片的人口頗多,但在日治時期,爲了賺取鴉片專賣的暴力,在這裡留下了台灣土地上精煉鴉片的歷史。
左側這棟紅磚建築為「紅樓」,而右邊那一棟稱為「小白宮」(誒!一點都不白呀!)
「小白宮」建於西元1902年,曾經是用來當倉庫
園區內還做了一段台車軌道
當年煉製用的器具
吊在展示廳樓梯的蝴蝶裝飾
離開「樟腦鴉片工場倉庫」的˙「南門園區」之後,專程去萬華找「糖廍文化園區」(「廍」這個字還真不知道要怎麼讀!)的「台糖臺北倉庫」。它是日治時期台北市内的一座糖廠所留下來的倉庫,現在被指定為「台北市市定古蹟」(而且還是一處「熱乎乎」的「市定古蹟」,今年的九月底才剛剛公告的古蹟),現在僅存三棟倉庫,這是倉庫A的正立面
紅磚建築與支撐屋簷的椼架
弧拱門
看到這棟建築才突然恍然大悟,這不就是「扶壁」嗎?以往,總認為「扶壁」只用在高聳的教堂建築,但是回想起來,像這樣的倉庫建築,大部分都是蓋成這樣的。換句話說,「扶壁」早已大量地應用在倉庫建築上,只是以前都沒有注意到而已!
建築採用「中柱式椼架」
這是另一棟倉庫(C棟),現在據說是由「明華園」歌仔戲團租借用還存放歌仔戲的戲服。
這個結構看起來像是「飛扶壁」
建築旁展覽用的台糖柴油五分車
木造的車廂
長長的「雨庇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古蹟建築的「學習」、「記錄」與「分享」
內容多為個人之觀點與感想,內容如果有誤,歡迎指正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