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2013台灣北部日治時期建築古蹟巡禮(七)

「臺灣總督府總督官邸」就是現今總統府附近最神秘的建築「台北賓館」。

台北賓館最早建成於1901年,但由於原先建造時沒有考慮到,建造完成也需用於接待日本皇族,在加上遇到嚴重的白蟻蟲害,於是在1911年時由「臺灣總督府營繕課」的森山松之助(喜愛日治時期衙署建築的,對他應該不陌生)負責設計,改採巴洛克風格重新設計,於1913年3月底建造完工,現今所看到的,就是這所謂的「第二代總督官邸」。台北賓館現在被認定為國定古蹟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台北賓館是「八年抗戰」日本投降之後,「中日和約」簽署的地點,當時簽署合約的中方代表是當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先生。而六十年後今年(2013年),台日的漁業協議也是在這裡簽署的。

台北賓館之所以神秘,在於它不是一般的賓館,它是屬於「外交部」管轄,主要用招待國外外交來訪賓客舉辦國宴的場所,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。然而,它每個月只對一般民眾開放一天。

今天就是對外開放的日子。八點鐘不到,我已經在門口等待,八點鐘一到,大門準時開放。今天拔得頭籤,前面沒有半個參觀的遊客!要拍照的就一定要最早到,才不會拍到一堆的人!^_^

為了今天的對外開放,外交部徵召了許多志工來擔任「招待」的工作

台北賓館的建築正立面莊嚴,透露些威權的氣氛

台北賓館是一棟左右不對稱的建築設計,顯而易見的:西角樓為圓屋頂,而東角樓為方屋頂

到處可見的「牛眼窗」設計

難得一見的「老虎窗」



東角樓上的方形「涼場」(室外露台的意思)

一進入大廳,就能感受到它的「金碧輝煌」

由前門大廳通往二樓的階梯,金光閃閃(聽外交部的志工說,金色的部分是金箔)



如果用「金碧輝煌」來形容台北賓館內部裝飾的華麗,就不能不注意到這些金黃色的裝飾



金光閃閃的愛奧尼克柱頭還是第一次看到!

一樓東棟的會客室(賓館內東西各有一個會客室)

東樓二樓的「第二起居室」


二樓正中間的客廳

雕塑的梅花鹿頭裝飾


室內室外皆採用了許多古希臘建築「愛奧尼克柱式」的對柱的設計

羊角造形是「愛奧尼克柱式」的主要特徵,這兒的羊角下似乎都掛著一串「葡萄」 ^_^

豪華的天花板與頂燈設計

西樓二樓第二寢室

東樓的旋轉梯通往頂樓的「涼場」

在同時期建築中,比較少看到的「彩繪玻璃」


台北賓館後方是一座日式庭園(前庭院是西式庭園),到庭園的階梯上,看門的竟然是一對「石獅」(印象中,從來沒有見過西洋建築內會有這樣的石獅站崗,我想應該是祂是走錯地方了吧,或者是森山松之助太有創意了,想偷偷地把在地文化給融合到他的設計中?!他應該沒有很多肚子可以切!^_^)

日式庭園很遼闊,但對面的庭園沒有開放參觀

庭園附近有一棟很完整的純日式建築(聽說是日本總督實際住的地方,搞不好是「住不慣」西式的房子^_^)
由於不在開放的區域,無法進入拍攝

一條很有古味的橋,通往後花園

這座涼亭的屋頂造型很特別,像不像是一頂軍盔?頭上尖尖的東東也很奇怪!是避雷針嗎?



這日式的燈台很有味道


總督官邸的「門衛所」(顧名思意就是官邸守衛駐紮的地方)保存的也很完整

台北賓館圍牆上的燈具

今天到訪有些遺憾,天空陰雨,室外照沒有藍天的襯托,不美!
室內不能使用腳架,部分室內光線不足,ISO被迫調到1600、3200,畫質不佳。
有時使用中ISO時,快門速度降到1/6秒與1/20秒間,即使連拍幾張,成功的概率還是不太好!

再者,後院搭被起了一整面「醜到斃」的雨棚,唉!

下次如果有機會,還要再去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